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休閒概論
INTRODUCTION TO LEISURE 
開課學期
99-1 
授課對象
生物資源暨農學院  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  
授課教師
王俊豪 
課號
BICD4012 
課程識別碼
610 478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@,5,6(~14:10) 
上課地點
生傳二 
備註
本課程中文授課,使用英文教科書。本課程中文授課,使用英文教科書。
總人數上限:4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991intro_leisure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主要在介紹(1)休閒概念群。(2)休閒研究的內容與發展。(3)休閒與日常生活之關係。(4)休閒與時間的關係,總體層面強調休閒的歷史、個體層面著重在時間預算。(5)休閒與空間的關係。(6)休閒與家庭的關係。(7)休閒與社會的關係。(8)休閒與經濟的關係。(9)休閒與文化的關係。(10)休閒的未來發展趨勢。 

課程目標
(1)介紹休閒學的基本概念。
(2)協助同學瞭解休閒與日常生活各領域的關係。(3)探討未來休閒的發展趨勢。 
課程要求
(1)期中與期末考。
(2)主持和參與討論
。(3)書面報告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1.Gene Bammel & Lei Burrus-Bammel,涂淑芳譯1996,休閒與人類行為,台北:桂冠。
2.Coppock, J. T., 1982, Geographical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Leisure, Leisure Studies, 1(1): 1-27.
3.Cosgrove, I., R. Jackson, 1972, The geography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, London: Hutchinson & CO.
4.Csikszentmihalyi, M. (1982). Toward a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. Review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, 3, 13-36.
5.Csikszentmihalyi, Mihaly I. (1990) . Flow —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. New York: Harper and Row.
6.Driver, B., Brown, P. & Peterson, G. eds., (1991). Benefits of Leisure. State College, PA: Venture Publishing, Inc.
7.Dumazedier, Joffre, 1967, Toward a society of leisure, translated by Stewart E. McClure, New York : Free Press.
8.Godbey, Geoffrey著,康箏譯,2000,你生命中的休閒,雲南人民出版社。
9.Godbey, Geoffrey著,張春波、陳定家與劉風華譯,2000,21世紀的休閒與休閒服務,雲南人民出版社。
10.Goodale, Thomas L. and Geoffrey Godbey著,成素梅、馬惠娣、季斌與馮世梅譯,2000,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,雲南人民出版社。
11.Henderson, Karla A., M. Deboran Bialeschki, Susan M. Shaw and Valeria J. Freysinger著,劉耳、季斌與馬嵐譯,2000,女性休閒:女性主義的視角,雲南人民出版社。
12.Kelly, John R. 著,趙冉譯,2000,走向自由:休閒社會學新論,雲南人民出版社。
13.Kelly,J. R., 1996,Leisure, 3re ed., Boston, Ma: Allyn & Bacon
14.主計處中辦,2000,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統計結果摘要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